【文章出處】
原文標題:寫好學測國寫論說文你必須知道的十件事
作者:蔡淇華老師
全文見蔡淇華老師臉書 等 →網路上容易搜尋
連結: https://futureparenting.cwgv.com.tw/family/content/index/22258
★全文值得參考,而我有我的意見。 (不全然贊同,有補充與舉例說明。)
【摘錄1~3點】
一、至少四段作思辨,第一段須有「主題關鍵字」與「立場」
二、立場千萬不要模棱兩可
三、第一段宜短不宜長,避開傳統的起承轉合
【我的補充→強化某些說法】
這三點非常重要。
(雖然講過了還是)反覆提醒──
1.第一段務必「直接破題+表明立場」,不要說廢話!
2.第一段可以短,只有「一到兩行」→可成為第一段。
3.主題關鍵字=這個題目在討論什麼?
→第一段直接寫出來,就是直接破題。
4.立場:贊成(支持)或反對。
→題目要你二選一,不能”一半贊成一半反對”
→Yes or No?要選定其中一個。
5.以考古題為例,最常見的是用四段來寫400字短文,
只寫三段也可以。
(1)三段就是「頭尾短、中間長」的架構。
(2)只寫兩段=不可以!因為「兩段不成文」。
兩個段落像”未完成”,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,
被視為架構不對,會被扣分。
【1~3的考古題例子】
※108學測國寫知性題,第一題討論「校園是否禁止含糖飲料」。
佳作二:我反對於中、小學校園禁止含糖飲料。
佳作五:我贊成中、小學校園禁止含糖飲料的措施。
→這兩篇都是:第一段只寫一行。
補充:「原卷1-4」應該在「我贊成中小學校園禁止含糖飲料。」這句之後分段。
全文應該分成三段才對!公布的這篇佳作只有兩段,不是好的示範!(108年給分較寬鬆。)
【摘錄4~6點】
四、使用「因為、雖然、但是、所以」連結邏輯
五、第二、三段可使用題幹的正反材料
六、第二、三段應有比例原則
【我的補充→不贊同某些說法】
首先,以下這段說:
考生若要快速揀選材料,可以使用「因為、雖然、但是、所以」的邏輯連結
第二、三、四段,例如:
第二段(正):因為支持材料。
第三段(反):雖然有反方材料。
第四段(合):但是支持材料的質與量遠勝反方材料,所以第一段論點是對的。
這是一個可行的寫法。
優點是,你在設想時做到了「預先反駁」,不但表達了支持的立場,寫出支持的理由,還同時想到”反對方可能會用什麼理由來反駁”,然後你先防守住了!
這樣的論述,會讓人覺得「思緒完整,論述圓融」,顯得比較高竿。
但前提是,你要想得到正反方意見啊!
而且,這主要是針對「長篇論說文」來談的,如果學測考超過500字的長篇論說文,這樣寫是高明的寫法。同理,像會考、轉學考、國考等考試,倘若考出論說文,這樣的思路是有必要的,因為攻守兼具,有利於擴充篇幅。
然而,學測知性題只考「400字短文」,真的有必要一段正方一段反方嗎?
未必!
也可以:支持到底或反對到底。
事實上,這是同學更常見的表述方式,高分佳作也常常這樣寫!
(後面放例子來佐證)
然後,來看這一段:
學生在考場常常過於慌張,忘了題目中早已提供大量的正反材料,可使用在第二、三段。但切記,勿全文照抄,挑選半數字句雜揉文內即可。
這段說的大致沒錯。
1.題目很重要,有重複閱讀的價值。
(1)題目讀兩遍,圈出關鍵字詞,把重點畫線,花個五分鐘仔細審題,是值得的!
(2)學測國寫提供的文本都有參考價值,和答題有關。倘若你對要論述的主題比較沒有想法,可以嘗試從題目(文本)中去找提示、找材料。
2.但必須避免使用太多。還有,這可能算是”安全牌”,畢竟,你參考題目(引文)的材料,他也參考題目(引文)的材料,大家都參考,這樣一來,你在立意、取材方面,可能就很難突出與深刻了。
最後,我注意到這一句:
「支持材料必須是反方材料的二倍以上」。
這點原則上沒說錯,但還是牽涉到,討論的是國寫知性題的400字論述型短文,還是長篇論說文?長篇論說文可以遵循這個原則來寫作。
國寫知性題只有400字的篇幅,不一定要那麼嚴格地去抓「2:1」的論述比例,只須注意:「預先反駁」的占比要少,少於主要立場。
【4~6的考古題例子】
※110學測國寫知性題,第一題討論「經驗機器是否上市?」
◆佳作四:第一段表明不支持的立場。第二、三段說明不支持的理由。第四段結論。全文「反對到底」。
◆佳作五:第一段表明支持的立場。第二、三段說明支持的理由。第四段總結。全文「支持到底」。
→支持到底或反對到底,可以寫出佳作。
【7~10點→不摘錄】
說明:
原文的陳述,不算不清楚,但同學可能讀完之後,也不大容易明白「如何操作」?
比較像是觀點的闡發──提供了滿好的作文觀點讓同學參考。
(比如,「一例勝萬論」這點,倘若只有400字,有時,例子很難想,那就舉出多個理由去陳述就可以;許多同學舉例很容易「寫過頭」,反而失利。)
(比如,「論說不拒抒情」這點,的確,是一個作文的好招,但如何設想前後呼應的意象?若沒有實際的指導,讓同學實際練習並學會,就……只是個作文觀念啦,同學看過參考一下就好。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